俞剑明
全国人大闭幕后,温家宝总理的记者会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。坐在温总理身边的女翻译张璐,将总理的答记者问,翻译得流利而精彩。特别是总理引用的“华山再高,顶有过路”、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尤未悔”、“兄弟虽有小忿,不废懿亲”等极难翻译的古代名句,译得既很地道,又极巧妙,受到网民的热捧。短短几天,张璐在微博上的点击排名,已超过了刘翔。
当今是个泛文化的时代,文化的种类之多,令人目不暇接。翻译并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的转移,翻译实际上是翻译“意义”,体现“意义”背后的文化。由于对文化的无知而造成误读误译的,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,可以说俯拾即是。
30年前,我写过一篇《翻译不当,生意逃光》的文章,刊于《经济生活报》。文中举了几个由于错误翻译而造成外贸商品被大量退货的例子。如杭州某厂的传统产品,其设计人员不懂英语,将包装盒上的“中国制造”译为“中国在前进”;宁波某厂将出口菠萝罐头说明书上的“碎块”一词译成了“破破烂烂”;绍兴某家颇有知名度的酒厂,将“古老的中国名酒”,译成“陈腐过时的中国名酒”……见到那篇文章后,一些外贸企业作了“纠错”,多少避免了一些损失。
几十年过去了,胡乱翻译的现象仍不时可见。如湖南某景区有一块指示牌,中文明明写着“停车场”,而下面的英文却成了“汽车公园”。广东某景点的停车场,翻译英文时粗心地丢掉了一个字母,停车场成了“汽车燕麦饼”。四川某酒店的名菜“口水鸡”,被译为“正在滴口水的鸡”,老外见了,马上联想到“禽流感”,转身而去。安徽某餐厅的名菜“清炖马蹄鳖”,莫名其妙地译成了“没有翻译或服务器错误”,想必是不懂英语的人用某种在线翻译软件翻译的,在软件翻译不出来的时候,就显示出“没有翻译或服务器错误”,而这家店居然来了个照用不误!
外国的某些翻译,也常常把我们的汉语翻译得不知所云,让人啼笑皆非。
100年前,美国汉学家庞德把李白《长干行》里的“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”,翻译成“你踩着竹子做的高跷来了,摇摇摆摆假装着是一匹马,围绕着我的床做游戏,玩弄着一只只绿色的梅子”;
60年前,英国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,把“驰骋文坛的胡适之”,译成“能在写字台上跳来跳去的中国大学者胡适之先生”;
50年前,法国一家大剧场把梅兰芳的《贵妃醉酒》,译成了“皇帝的小老婆喝醉了酒以后的种种丑态”;
40年前,中苏边界谈判时,我方发言人引用了“作茧自缚”、“得陇望蜀”等成语,苏方译员将其生硬地直译成俄语。苏方当场提出抗议,说中国代表团污蔑他们为“虫子”,还无中生有地造谣苏联将先侵略中国的甘肃省,然后霸占四川省!
记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一句谚语:“翻译如女人,漂亮的不贞洁,贞洁的不漂亮。”言外之意,理想的翻译就是要既贞洁又漂亮。按照董桥先生的说法,就是要和原文谈情说爱平起平坐,进而男欢女爱如鱼得水。钱钟书先生更是把理想的翻译,概括为一个字――化!“要入于‘化’境,换句话说,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,因为作品在原文里绝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。”“化”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。国画大师齐白石云:“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,太似为媚俗,不似为欺世。”这话长期以来之所以被众多画家奉为金科玉律,我看是因为它道出了“化”的真谛。绘画如此、书法如此、篆刻如此……翻译同样如此。因为只有如此,才不会对原文“忍气吞声”或“同床异梦”,贞洁与漂亮才能兼而得之。
翻译之妙,惟“化”而已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