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助功能不断完善的各类语言翻译软件,以及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等工具,不少网友加入了网络翻译的行列。但对于以低价恶性竞争为痼疾的国内翻译市场而言,大量网络翻译的进入,更凸显出市场泥沙俱下的混乱局面,也更迫切地呼唤翻译行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——
兼职翻译成业界常态
已是凌晨2点左右了,昆明某高校二年级的研究生小宁却依旧在电脑前“奋战”。偶尔执稿沉吟,偶尔十指在键盘上翻飞,她正忙着翻译一份法律方面的文件。早上9点是最后的截稿时间,她必须在此之前将译稿交给校译。
自读研以来,翻译是她兼职时间最长的工作。由于平时课余时间较多,她和许多同学一样在校外做着兼职工 作。和家教、培训等工作相比,她更喜欢这份工作:既能利用空闲时间挣点零花钱,又可以多接触外语,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,再加上自由灵活的工作时 间,她对此很满意。
除了熟人或翻译公司介绍来的工作,小宁有时候也会直接在网上找活儿干。在豆瓣网的“翻译爱好者”等兴 趣小组里,时常会有一些招聘兼职翻译的启事。如果感兴趣,可以在网上和对方联系,通过网络发送原稿和译文,双方约定交稿及付款时间。报酬一般按字数计算, 价格视稿件难易程度有所不同,像她这样的兼职翻译,价格一般不会太高。
“市场有需求,才会有兼职翻译的出现”,曾完成过许多大型翻译任务的小许表示,在兼职翻译队伍里,学 生和高校教研人员的数量不算少。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,各式各样的语言翻译软件不断出现,借助“智能”翻译工具和搜索引擎,的确有不少人可以从事翻译工作。 当然也有部分兼职翻译自身语言能力较强,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。
目前国内大多数翻译公司都只有少数专职译员,多数翻译任务要靠全国各地的兼职人员完成,兼职人员完成的比例高达90%以上。当然,也有少数专业化很强、客户稳定的公司全靠专职人员,但这样的公司在国内少之又少。
“这样的兼职工作既为翻译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,也为翻译公司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,是翻译行业比较常见的操作模式。如果既能满足客户需求,又能增加个人收入,是件双赢的事。”
恶性竞争是行业痼疾
作为一名从事专职翻译7年时间的老手,小许用略带专业人士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观点:“有些人认为懂外语就可以搞翻译,其实除了懂外语,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,如医学、法律、金融等领域,没有长期实践,是不可能译好稿子的。‘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 功’。翻译最考验人的实际能力,来不得半点虚假。”
在他看来,目前翻译行业良莠不齐,一些小规模的翻译公司就是租一间办公室,凭几张桌子几台电脑,外加 几名兼职翻译,就组成了一个翻译团队。由于入行门槛低,市场供过于求,一些翻译公司为了竞争不惜打价格战,不断地接受客户的低价要求,聘用廉价翻译,甚至 3小时一万字的任务也敢接下来。
在“译网情深”翻译论坛里,有一篇关于恶性竞争的帖子从2006年开始,一直有网友关注并参与讨论。 作者“Lobbyist”也是一名翻译,他认为付出跟回报是成正比的,如果价格被压低到1000字/30元左右,那么译文的质量肯定无法保证。部分翻译对 相关专业领域不熟悉,自身的翻译水平也不够,面对量大价低的任务,有些翻译人员索性直接用机器转换一下语言,然后改改语法就交稿了;而有些客户因为不太懂 外语,也判断不出翻译水平的高低,从而默许了这种情况的存在。
“在云南市场做翻译,除了小语种以外,其它翻译,尤其是英文翻译,滥竽充数的情况是存在的。”小许认 为,这种恶性竞争拉低了客户的心理价格底线,对于水平较高的翻译来说,他们付出的智力和劳动与低廉的报酬不成正比,无法体现出翻译水平的高低。“质量不 同,笔译的价格可以相差2到3倍,口译价格相差10倍以上。”
翻译“tillerman”对这种鱼龙混杂、泥沙俱下的现状深恶痛绝:“这个行业不缺能翻译的人,廉价译员一抓一大把。可是翻译行业不是血汗工厂或劳动密集型行业,不能让‘劣币驱逐良币’!”协作翻译质量受考验
提到国内的译言网、煎蛋网以及今年4月份才创办的东西网,不少兼职翻译都很熟悉。这些网站以协作翻译生产内容,并实现盈利而知名。
译言网号称是“中文互联网上日更新量最大”的翻译网站,设立之初,译言网上的内容完全是由网友纯粹自愿参与翻译,他们大部分有自己的职业,翻译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做的“无报酬兼职”。
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,译言网开始了商业化进程。网站设不同的项目组,通过互动加强译者彼此间的沟 通,引导译者形成协同生产能力,共同翻译生产内容。同时,在商业模式上,译言网通过向门户网站供稿、与国内出版社合作等方式,基本解决了译言的生存问题, 建立了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现金流。
对于这种网络协作翻译生产模式,云南省翻译协会李副秘书长认为,这样生产出来的内容质量,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整个合作团队译员的素质。如果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和翻译水平差参不齐,就无法保证内容在措辞和风格上的协调统一,有拼凑之感。
小宁表示,她最近也很关注国内“字幕组”的转型,他们开始合作翻译版权开放的大学课程,如耶鲁大学的哲学、心理学等课程。她打算先观察一段时间,如果有合适的项目,也争取能参与到译言网的项目中去。
尴尬处境与专业化理想
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国首届翻译硕士专业学位(MTI)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上,中国译协副会长黄友 义指出,中国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,翻译市场的需求急剧膨胀。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翻译行业的法律法规,对翻译行业统一、完整、系 统的政策规范也就难以到位。对此,李副秘书长也表示,虽然中国译协也制定了一些针对笔译和口译的行业规范,但是只有译协的会员单位才知道这些,其他翻译公 司并不知道内容。
而最为尴尬的是,目前我国也没有专门的政府部门主管翻译事业。“拿省译协来说,它是由省外办创立的, 挂靠省外办。我们属于学术团体,现在的主管单位是民政厅,不属于文化或教育部门。我们不是行业协会,虽然我们自己也想成立行业协会,但是研究制定相应的规 范等工作很复杂,谁来主管和操作都是问题。”
她表示,目前国内的翻译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,翻译产业发展并不是很健全,还存在专业翻译人才紧缺,翻译市场管理急待规范等问题。和全国相比,云南的小型翻译公司较多,发展得也不算太好。
“我们希望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”,谈到翻译市场的未来,她认为,无论是对翻译个人,还是对翻译公司来 说,专业化都应该是一条出路。但是,“专业化就意味着你不能什么专业的任务都接,但是如果只专注于某一项,公司又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压力。所以要 实现专业化,其实挺难的。”
翻译小许的看法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。在他看来,翻译行业的专业化是必然趋势,翻译专业水平提高了,单 价才有望提高;翻译公司走专业化道路,才不会跨行业接单,降低翻译质量。“这对客户、市场、译员来说都是好事。作为译者,我们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翻译质量,使我们的劳动得到业内人士和客户的认可。”